年,刚刚毕业的我放弃了就业,在安徽老家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。因为没有门路,所以时长奔波于广深之间,毕竟当时的中国电子产品大多出于深圳地区的代工厂,我也不例外。而在那个时候,我也不知道广州是什么美食之都,每次出差的餐饮方案几乎都是快餐店的炒面炒饭和经典的,红烧牛肉口味的方便面。为了省钱,经常坐晚班机,所以每当下了飞机又在长途汽车和出租车上辗转之后,小区门口的那家小店会成为我果腹的最好场所。“去哪儿啦?才回来么?”福建人说普通话的口音总是挺好玩的,有点台湾偶像剧里土著阿伯的说国语的腔调。“才从深圳回来,现在还有什么东西吃?”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碗鸽子汤馄饨和蒸饺端上来,有时特别饿还会叫上一份炒粉。这是我几乎固定的点菜模式,而这家店却是和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一样品种繁多,当然不正宗,但是味道却不差。这里的馄饨外形充盈的不像常见的那种馄饨,经常光顾的客人一定见过老板做馅的样子,两根小铁棒敲打着猪肉,然后再不停的搅拌上劲,光看的就知道味道不会差。因为馄饨和蒸饺都要用到肉馅,所以每次制作量都很大,时间也很长。我也问过,这么打馅不累么,馄饨还就卖五块钱一碗。老板倒是觉得无所谓“做好吃点,下次大家都来吃嘛!”沙县小吃里都有瓦罐汤,品种繁多。蒸箱里煲出来的汤都很清亮,完全不像明火煮出来的那般浑浊油腻,下好的馄饨放在一碗瓦罐汤里,这是我一定会点的菜式。饱满的馄饨在那些年填补了我空荡的胃,而冒着热气的瓦罐汤则一直安慰着我的精神。有时候去的特别晚,老板娘会煎一个荷包蛋送我,用南方女人特有的温柔腔调告诉我年轻人拼命归拼命,也要注意身体,不然以后一定后悔。我现在挺后悔没怎么把这话当回事,即便是陌路人随口关心的话,现在想来却包含温情。多年以后路过这家小店的时候惊异的发现店面已然搬空,慌忙掏出手机拨通熟悉的订餐电话后,阿土伯熟悉的声音传来:“小伙子,我们回家啦,店前几天已经盘出去了。”“对啊,我看到了,生意挺好的怎么关了呢?”“小孩到上学年纪了,但是户口问题搞不好在这边上不到学,我们就回老家了。”“哦,怪可惜的,那,再见。”“小伙子以后自己在家学着做点东西,不然你这样天天早出晚归的身体会饿出毛病的,你也没有女朋友照顾你……”寥寥几句之后挂了电话,心想这老板真八卦,他怎么知道我没女朋友。我再一想,还真没,他怎么知道?真八卦!注:阿土伯,台湾《大富翁》游戏中人物,操着闽南语口音的老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