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新四化蹲点采访金沙县平坝镇实业发展

进入深秋时节,毕节市金沙县平坝镇方家山笼罩在蒙蒙的雾雨中,虽然已经过了葡萄采摘的时节,但在半山腰上顺着山坡搭建的葡萄架如一层层绿浪,一直延伸至山脚下,在秋意渐浓的当下,仍是一处亮眼的美景。深秋时节,顺着山坡搭建的葡萄架仍是一道景观一大早,居住在方家山的村民黄春银推上小推车,来到已经完成丰收一个月时间的水晶葡萄园内,开始堆肥工作,为明年的葡萄种植进行准备工作。“我们的水晶葡萄比蜂蜜还甜,今年我葡萄这一块的收入就有7万多块,这还是赶上了‘小年’,明年那一季,产量又能更上一层楼!”虽然顶着淅沥的小雨,黄春银脸上的神情却充满期待。“过去不种葡萄的时候,村民们种植的玉米等作物效益甚微,自己吃都勉强,脱贫致富根本指望不上。”双兴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庆余向记者介绍,这里的葡萄种植,最早能追溯到十几年前,村里的两位退伍老兵首先在自己家院子里种葡萄,发现品质和效益出奇的好,于是自己学技术、研究种植、病虫害防治,在荒山上开辟种植园区,带动周围村民,最终村里多户村民参与到产业中来。“这也是我们平坝人自强不息,勇寻出路精神的体现。”年,社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专业合作社,把多户葡萄种植户组织起来,统一技术、统一管护、统一联系销售,之后又成立了方家山果蔬产业支部委员会,带领农户寻找销路、普及技术,还为农户修建农业专用硬化路,以组织强化的形式,带领产业快速发展。作为平坝镇重点打造的精品产业,目前,方家山已发展种植水晶葡萄余亩,带动群众增加收入万余元。今年葡萄成熟时节,方家山葡萄种植园内结出饱满的水晶葡萄“我们平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,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区位优势,对水资源、土地资源(坝区)、气候环境的有效利用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途径。”平坝镇副镇长聂成海说,全镇党组织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,围绕抓业态选择实现资产盘活的思路,因地制宜,在多种产业上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产业,村支“两委”带头示范,鼓励群众参与,使平坝镇的农业发展呈现出多面开花的态势。如在平坝镇平庄社区,于年建成的金沙县老支书柴灰豆腐制品有限公司,就是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所建。自成立以来,公司按照规模化生产、标准化包装、品牌化营销、市场化运作,产品有统一商标、质量有统一标准的“四化两有”模式,选定豆制品加工销售作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体化经营的突破口。老支书柴灰豆腐制品厂内,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产品目前,研制成熟的产品有柴灰豆腐、石斛豆干、柴胡豆干等12个种产品,产品已进入全县30余家超市及农贸市场。年生产豆制品吨以上,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余个,实现利润万元以上,还带动了全镇群众林下套种黑豆和黄豆余亩。豆腐厂负责人付忠良告诉记者,“目前,公司正在利用宣发销售团队,通过抖音平台实现线上销售,打造省内外市场结合、线上线下渠道并进的完善销售链。”老支书柴灰豆腐制品有限公司的多样化产品而在双兴社区,除了葡萄种植外,还有板栗、梨子、李子、猕猴桃等经果林余亩。同时,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葡萄进行深加工,目前已初步形成葡萄酒加工的产业,年产量2吨,帮助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。依托方家山的葡萄产业,开展葡萄自摘活动和亲子体验采摘活动等,带动观光旅游00余人次,帮助种植户增收50万余元,辐射带动平坝区域内的农家乐经济收入进一步增长。“年来,平坝镇持续在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上发力,实行‘四心平坝:‘不忘初心’强化党建引领,‘下定决心’推进改革发展,‘保持耐心’发动群众参与,‘出以公心’推动共建共享。以农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,激活农业活力,助推乡村振兴。”聂成海说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颖羿编辑段岚茜编审田旻佳杨韬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zp/7553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